时间序列

 

#精彩回复 要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技术作为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还要解决市场有需求但别人都没解决的技术问题,既是企业经营需要,也是技术成就。跨多个主流应用场景都能适用的技术,也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非大牛不可为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如果应用场景没有打通,就是屠龙技,啥用都没有。当然活不旺也难死透。就说联想,能带非核心技术的企业做大也是有价值的,眼界背景不一样硬让他搞核心技术也可能都做不好,如果他因为没做核心技术被市场淘汰也是合理的。社会利益、客户需求、股东利益,企业家都得考虑,一个企业到底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需要考虑的太多。马云能称王那是因为当时国家的市场环境是关系和营销比产品技术更重要,如果有更公平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中产品技术的比重较大,那搞核心技术的人就多,这都是企业家的理性选择,现在好了支持发展核心技术了,各方面优惠支持都有,但是你需求端做不扎实有个毛用。 —by Ren

 

#精彩回复 比起坏蛋我更害怕人人都爱戴的英雄 ,没有警惕性的民众唯有盲从,要么盲从西方民主而被人利用,要么盲从伟大领袖自己走向地狱 —by 1984

 

#精彩回复 昂格鲁撒克逊人就像个父亲,外面有老虎,外面要吃人。但你总要长大,总要面对的。去吧,我在后面看着你 —by 1984 1984Bbiwy 推荐《盐镇》,非虚构文学,刻画底层民众的结构性困境

 

精彩回复
当措施不服务于经济的时候要么是你蠢没看明白找不到赚钱的渠道要么就是其出于政治需要。
利益需要在稳定的政治架构下去勾兑,否则都要成空。理顺政经逻辑去找食就行了,单纯的研究目的容易走偏。
研究任何事物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搞明白事物成立的条件都有什么。
为什么提的多了自然成竹在胸,足够的细致那是做学问,搞明白逻辑找到适合自己的点切进去就能有收益。 —by Ren

 

#精彩回复
对照今日 App独立开发者版权问题
就国内的技能水平和经济结构而言在很长时间段内很难支持普通技工还不错的薪酬待遇
课外教培动刀子从18年就有苗头了,行业内的很敏感的,接下来是托育、私校,一个都跑不了的。
行业规范、持证上岗,都是大趋势。
没从业证就考呗或者下岗。
想管总会有方法的,以前的钓鱼执法都忘了? —by Ren

 

#精彩回复 #哲学 斯多噶学派对我们现代人最大的启示:先学会把事物分成两类,一类是自己能改变的,另一类是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的。如何把第二类抽离出去,只对第一类事物做出努力 —-By 1984

 

#精彩回复 #人力资源 其实看人这个事情,纠结那么细没有意义,父子母女都多了谈不到一起去的更何况芸芸众生。看人还是看大的方面,多招点性格和气运好的人就没那么多问题,当然大公司可能无力控制这个事情,那就只能控制关键岗位了。杰克韦尔奇的赢里面就提过这个事情,招人这事儿完全看直觉。。。现实中也是一样

 

#精彩回复 普通人如果在正确的时间,占据了正确的位置,就可能突然掌握影响几亿人的大权,甚至影响一个时代的演化方向。

而且如果仔细看其决策过程,会发现很多地方混乱,随意,粗暴,和其对外包装宣传的形象差别极大。

看“推特文档”有感。
但和普通观察者的想象相反,这种 “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位置” 往往是涌现出来的,很难刻意计划。但后人在修史的时候,主观的构建了一个连贯的叙事,好像主人公出生那一天起,就一直为到达那一天而精心策划。
被“叙事化的历史”误导的一个恶果是,想要邯郸学步,按照叙事中的计划,学了一大堆想象中的重要的技能,以达到想象中的主人公的位置。在实操过程中要么屡屡受挫,总是看上去很近却无法接近 ; 要么实现想象中的目标后发现原来不过如此,原来金玉其外,但有各种想象不到的败絮在其中。
被“叙事化的历史”误导的第二个恶果是,对未来缺乏想象力。只能按照过去梳理出来的叙事理解现实,遇到无法解释的现象容易陷入悲观的情绪之中。对于涌现出来的新现象缺乏敏感度,擦肩而过却视而不见。

 

#精彩回复 不是人人都会沟通的,有些人就是扛,不讲逻辑,分不清事实与观点,学不会尊重其他人的表达和保留意见。—-by GuXingKe

 

#精彩回复 #哲学
意义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现象,现象背后没有本质
认识到活着本来就是没意义的,那每当有一点开心就是赚到,每多活一天就是赚到。那些追求意义的人,总被自己下的定义煎熬着
还是拿演戏举例,假设把自己的生活看着一场戏。你把自己当作演员,同时又把自己当作台下的观众
在电影的情节里有个台词,跟另一个人说:”你入戏太深了”
郭德纲说 你以为发生在你身边的就是真的吗,你以为我们在舞台上演的就是假的吗
当你深陷某些事情的时候,告诉自己大家其实是在一起演戏,这是表演,不要太当真,不要入戏太深
当自己完全脱离了烟火的时候,又要装疯卖傻,加入到演戏的行列,行话叫”要入戏”
要真得自己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效果就达到了。还可以自己给自己加戏加台词:”动情地说,我这一辈子没白活,没白来这一趟。”
这就是周星驰的那句经典台词啊:”其实我是个演员。” ——by Jack

 

#精彩回复 不要看了某本书或者某个人的某个观点,觉得自己真懂了
看书或者看时评的目的不是为了印证自己的某个观点,让自己在某条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傲慢。
多看看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书,偏左就多看看偏右的书,偏右就多看看偏左的书。\n学会自己独立思考,不是跟着喊反共,也不是跟着高喊感恩厉害了我的国。
不是高喊反共自己就高级了,也不是高喊厉害了我的国自己就真升华了。\n大家都是人,有啥高级低级的,别这么傲慢嘛
真正的右派是这样的: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社会不是个简单体系,是个复杂体系,牵一发动全身,咱能不能慢点😂——-by 1984

关于独立思考:
Michael Anti
@mranti
我再进一步说直接点吧,在一个虚假信息、低质信息的比例已经高到不像话的环境,批判性思维有用吗?应该没吧。
最好的做法不就是换一个新的信息获取环境再出发吗?你批判来审慎去的,
有意义吗?除了让自己觉得自己在独立思考欺骗自己之外,还有啥用?好好的时间学点AI和自己想学的不好吗?

 

#精彩回复
Banjin: 对于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我一直观点就是,专制社会确实效率很高,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路径选对了,比繁琐的民主体制更能快速发展,台湾、南韩、新加坡、总督制下的香港,无不如此。但到了一定阶段,大家吃饱饭不是唯一需求了,对民主的需求就上来了
1984: 次我们也聊起过,后发国家能够鲤鱼跃龙门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有一段专制高速发展时期。
Banjin: 对,但实际上只是我们几个国家运气好,专制领导人选择了正确的路线而已,要是专制但没改革开放,我们还是贫穷落后。专制国家世界上很多,发展起来的没几个,非洲大把的军人专制国家,和非洲大把的名义民主国家,经济发展上区别不大
1984: 我一直觉得,民主不是真良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或者政客需要讨好多数人才能上台的时候,是有多数人暴政的风险的
Banjin: 持有你这观点的人很多,杨小凯也有论述
1984: 真正的良药可能是市场自由
Banjin: 杨小凯观点是共和大于民主,强调保护少数派权益
1984: 嗯,我觉得一个经济体的活力就在于是不是保护少数有钱人,或者说对持有正义的捍卫程度
1984: 所以老生常谈,我不喜欢罗尔斯。哈哈哈,至觉得罗尔斯的理论有可能招来21世纪的灾难,和以前的卢梭马克思一样
Banjin: 一直重复讨论这个也疲了,既然要保护有钱人,那何不自己先努力成为有钱人,有没有啥实际的赚钱门路分享下?
1984: 不都写在刑法上嘛,经济学不是说成本和收益对等嘛
Banjin: 经济学说的是风险和收益对等而不是成本呀,但这是有效市场,如果市场不自由,无效,那就不是这样了
Banjin:比如上海送个外卖都能一天一万现在,这样说应该去非洲赚钱
1984: 是呀,那天哪个大佬在说这个事来着 (Ren)
Banjin: 到小地方穷地方,才有可能在眼界、认知上碾压收割
1984: 去非洲你有优势呀
Banjin: 非洲你有关系,那挣钱不要太容易
1984: 不会搞关系,算不算是在眼界认知上被别人碾压了
1984: 杀回去,把失去的拿回来……哈哈
1984:存在主义或者浪漫主义者认为,成功不应该是统一的标准,不一定有钱才是唯一标准,哈哈
1984:阿Q精神的我,已经在自由和成功之间选择到了完美闭环。
1984:我不够聪明且不够努力——所以我穷我就该认——成功的标准应该是战胜昨天的自己——所以成功没有统一的刻度,比如拥有多少钱、做出多大的事业才算成功——穷不能算不成功———劳资又笨又懒,但看起来有可能是个成功人士,反正唯心的事不可证伪

 

#精彩回复 实动物也有施舍欲和性欲的,饿了要吃冷了要保暖基本生存需求。性欲满足繁衍。
1984:施舍欲也是一样,施舍那一刻的满足感直冲脑门,接近高潮。别人不愿意,我们也不能僭越别人的意志不是,实现过程正义很难,可能永远无法做到结果正义,就像你说的,践行不僭越别人意志原则可能会饿死,但这才是过程正义的难能可贵
Banjin:你一直重复说这个,说的没错,哈哈,但你和我谈的两码事。我是觉得按你的来,很多人饿死,你觉得这个就是人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
关键是要遵从自己意愿。我觉得人类社会,基本人的生存尊严要保证,我的底线是所有人的基本生存权,生存权比富人的财产权还是重要些,你觉得个人自由第一位,别人死不死与我无关,我愿意我就施舍些,不愿你也别来强迫我。我觉得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基本生存权还是要保障
1984: 唯结果和功利主义要不得,甚至会有些邪恶
1984: 还是这幅画能代表我的想法
Bajin: 对,我是处于中间,不维结果公平,但要保证底线公平。人的需要有层次,基本生存需要所有人是要保证,高层次的需求,那可以自由竞争
1984: 这点我和你不一样,我更在乎的是过程是否正义
1984: 结果其实没那么重要

 

#精彩回复 The pattern that has been confirmed with several wars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shows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likelihood of a war decreases stock prices and vice versa. \n\nPuzzling, however, is that once a war breaks out, stock market prices do not decrease further, but on the very opposite, increase significantly. 上个世纪的几场战争证实了这一规律,即战争可能性的增加会降低股票价格,反之亦然。\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一旦战争爆发,股票市场价格不仅不会进一步下降,反而会大幅上升。

 

#精彩回复 经济学讲的是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我想自由,也是约束条件下的自由,约束条件就是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大部分人身为穷人,就没法吃饭自由,穿衣自由,住房自由。但也不能去抢,这样侵犯了别人。所以也是自己争取也只能争取到约束条件下的自由。多挣钱,也是扩大可以选择的范围。想起当年我很穷的时候,吃饭只能吃沙县… —-by Banjin

 

#精彩回复
凯恩斯现在也就是宏观经济学入门学一下,后面中级宏观经济学以后,就是批判为主了"
邓小平能用这些人的原因。我觉得一是当时中国已经没办法了,老路是一条死路,只能看看这新路有没有用;二是邓他们觉得,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和政治上的一党专政统治是可以完美结合的。他们看到台湾和韩国战后独裁政体经济自由高速发展,觉得中国也能这样。但是这是双刃剑,开放了,任用了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这有些人认为政治宪政民主话和经济自由化是要相辅相成的,这在学界越来越成为共识,最终导致了要求中国实行宪政民主的08宪章。此次事件后。尤其十八大以来,当权者看到了这样下去对自己执政的危机,马上反过来"纠偏""。
政治上要求强化党领导一切,经济上也强化公有制属性"。
他一个人起不来这么大作用,只是全党一个缩影吧"。
所以看以后的发展方向,现在学界主流还是新自由主义的,回到过去这个是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是要继续的,但政治上更加集权也是趋势。实际上十八大前的三十年,中国的集权和当年韩国台湾的独裁比,还相对自由宽松很多。但以后,有可能集权化会向独裁转型的趋势,但这个路径很难分析,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by Banjin

 

#精彩回复 #政治哲学
西方发达国家,当然不是先变富了才开始讲人权的。民主在古希腊就有了,虽然有罗马帝国,中世纪的中断。但后来在英国,先有13世纪大宪章限制君权,后来到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洛克等思想家已经一直提天赋人权了。风能进雨能进国王的千军万马不能进即是体现。宗教改革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权得到宗教理论支撑。实际上,制度重于技术,现在普遍认为,先有保护人权,保护自由,普遍的专利制度,保护创新的制度,才让很多发明家得以被保护,创新有动力,工业革命能起来,就是因为有保护人权,尤其是财产专利权的制度。中国当时为啥落后,正是因为没人权,财产权都不受保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高中历史课文不都有,有商户开面馆生意做的很大,结果官府眼红直接各种刁难,生意都挂了。所以西方国家确实是先有了人权,才变富的。中国近四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恰恰也是因为比以前相对重视人权了才取得的,允许私人经商,尊重外商权利,这才引发了经济蓬勃发展。

至于苏联,印度的例子,懒得说了。只想说别想当然,去当地网上看看,俄罗斯人是不是想回到过去集权时代,印度人是不是想专制。吸毒这种例子,就引发了人是否拥有摧残自己的权利这样的讨论?如果是基督徒,我觉得是没有的,人的命是上帝给的,没有自杀的权利。但我不是基督徒,我不持有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吸毒也是他的自由可以,但这有前提,你自己吸毒,不要破坏其他人的自由,你吸毒,你连累你的家人,朋友要来照顾你,那就不行了!你还聚众,让其他人也跟着吸毒,让很多家庭受害,那当然不行,站在这角度,吸毒肯定是违法的。另外,所谓集体给你保护,你要牺牲自由,纯粹扯犊子。集体为啥保护你,是大家交了保护费的,是义务不是有牺牲某些个人自由的权利。个人自由的边界,是不能侵犯其他人的自由,集体要做的事情,就是管一管侵犯别人自由的事情。那就是违法,自由和法治,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的主要论点。 —by Banjin

 

#精彩回复 你是想到了权力的无限扩张,但是我想的是如何去监督这个权力。如果持有即正义,那就是出生血统论了。我是富二代,我机会就是比你好,不用努力也花天酒地。你拼死拼活,啥也没有。我不认为这是很好的事情。人总是生而有别的,有人高有人矮,有人还残疾,如果只看持有不再次分配,那人类社会和动物没区别,可能比动物世界还残酷。只是分配过程需要监督,怎么个分配也得有度

 

#精彩回复 从我的实践经验来看,我开发国外的人民币项目,对方国家最为在意的是利率问题,能不能低成本的拿到人民币。中国的贸易额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结算当然有空间,很多国家的银行表示,他们的客户进口中国商品,愿意支付人民币,中国的出口商也更接受人民币,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民币资金成本高,LPR都在4%左右了,而美元0.25,欧元都负利率,那他们作为融资者,肯定偏好低利率品种。但中国利率又不能低,低到和美元一样,那房地产不是涨上天了。这正是国际金融理论中,不可能三角的最好诠释。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不可能兼得。你想人民币真的国际化,就是得有国际化的利率,但国内货币政策又不允许你有这样的利率。这才是矛盾所在"。—-by Banjin

 

#投资 #精彩回复 之前问华为摩洛哥的人,这里这么远,为啥不把企业生产基地搬这边来,他说怎么可能?不要小看手机生产,无尘环境,严格操作流程,就摩洛哥这样的国家,工人培训几年都没法适应这样的工作。加上各种配件还得中国进口,成本比直接中国出口手机贵多了。全球能经济的生产手机的国家就真没几个,为啥十年前手机都是外国品牌,现在都是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还是进步很大。这也要客观肯定。中国主要的风险在政治风险不在经济风险。 ——by Banjin

 
Page 1 of 2
Next